贴张告示,行人到告示前止住脚步,往上边瞧瞧,扭头就走。三人离得远,看不清。赵匡胤小声说:“贴的什么?”
郑恩说:“管那么多干啥,往里进呗!”
“不行!大哥你看看去,我们等着。”
柴荣点头,来到人群外翘脚一看,挂的是恶人图,画了一个红脸武生,拧眉瞪目,手中拿条棍,要行凶的样子,旁边写着;“国家钦犯赵匡胤。”
“啊?”柴荣心直跳:怎么这个地方也抓二弟呢?又仔细端详那张图,画得还真像。柴荣摸不清底细,连忙回到吊桥那边,冲两兄弟一使眼色,他们又退到关厢僻静之处,“二弟!那上画的是你,悬赏抓你呢!”
赵匡胤心凉了,在外边漂流半年多,好容易来到邺都,想不到还没跳出刘承佑的管辖之地。“大哥你和老三进城投亲,我不去了。”
“你上哪去?”
“我要海走天涯,离开这是非之地!”
“不行!没有落脚的地方,更容易叫官军抓住,还是投我姑父。”
“大哥!城门上挂图抓我,再上他家,岂不是自投罗网?”
“咱们是弟兄,我是他妻侄,冲我也得收你。”
“别忘了郭威是刘承佑的大臣,他能为我违反圣命吗?”
郑恩说:“对呀!我二哥不能去!你姑父还许把他抓住,打入木笼囚车,送到京城请功受赏呢!冲这个我也不去了,二哥咱们走吧!”
柴荣听这话,急得脸红脖子粗:“二弟!我姑父为人你不知道,听我父亲说,他为人最公道,讲义气,爱惜人材。你的底细他不知道,就听朝里一说,圣上叫抓,他不敢抗旨。我去把你的所做所为,和他老一讲,准能收下,凭你的能为,他能打板把你供起来。”
郑恩说:“万一抓我二哥呢?”
“那也别怪我无情,断了亲戚,我也和你们在一块!”
赵匡胤听了柴荣的话,也有些安慰:“大哥!我是怕给人家为难呀!又怕连累郭家。要是哥哥这么说,咱们先别去,找个店住下,您自己先进城打听一下,到底元帅是不是你姑父?姑母在不在?你们姑侄相逢了,再把我的事告诉他,能收更好,不收也别勉强。”
“也好!”
三个人在关厢找店,东街有家“胜友店”,里边挺干净。伙计把他们让在东厢房,要点儿饭菜,吃喝已毕。柴荣打听伙计邺都大帅是谁?伙计告诉他:“元帅叫郭威。”
“夫人贵姓?”
“不知道夫人姓什么。”
柴荣心里也没底,如果姑母不在,郭威也就远了。怕人家不认,招惹是非,他找店里借来文房四宝,写了个投亲门帖,带在怀里,心想:先拿这个门帖试一试再说。
到了次日,吃过早饭,柴荣要走,赵匡胤往外送,再三嘱咐:“行与不行,可回来送个信,免得挂念。”
柴荣点头答应,奔城里。到了城门一看,和昨天一样,有十几个当兵的守城门。看告示的人也不少,谁也不说,谁也不论。从那当兵的身旁过去,也不拦也不问。柴荣进了城,打听明白帅府的下落,直接到了辕门前抬头看了看,这个门口好威风。胆小的不敢过去。当差的最小六品官,一个个挎着腰刀,腆胸叠肚,撇着嘴,眼睛全往上瞧。柴荣刚到门前,这些人一齐问:“干什么的?鬼头鬼脑的,后退!滚开!”
柴柴这个人忠厚老实,举止稳重,讨不出别人骂。今天没办法,强作笑脸,抱拳施礼:“差官大人,辛苦了!我是外乡人,远路而来,求见郭元帅。”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庶民百姓。”
“老百姓还想见元帅,真不知自爱!”
“我有事。”
“元帅日理万机,公务太忙,不行!”
“我这有个门帖,劳您送去行吗?”
“没工夫!”
“我是投亲的。”
“别穷极生疯,冒认官亲,走!”说完,伸手推柴荣。
柴荣心里不好受:官民之别,太厉害了!想见面都难。我也是八尺男儿,为啥要来投亲?碗边饭吃不饱,周济一时,不能管一辈子。低三下四我受不了!不找他们了。想到这,一甩袖子离开帅府辕门,走出几步,拐过大墙又止住脚步:不行呀!这不是耍脾气的时候。我不靠亲戚行,二弟、三弟怎么办?二弟是国家罪犯,各处缉拿,上无栖身之地,下无立足之处;三弟也无家无业。我们一个头磕在地上,能不管吗?那哥俩,不定怎么盼我回去呢!还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