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丫环难为你了?”这句话,吓得小丫环“扑通”跪下了:“老夫人,我可没难为他呀!”
柴荣忙说:“还多亏她呢,不然我们姑侄就见不着面了。”
“那好,丫环你起来吧!快见见,这是你们少爷,我的娘家侄子叫柴荣。”
“少爷,我给您道喜!”
老夫人找着娘家人了,把柴荣拉到身边坐下,左看右瞧,瞧不够!
“孩子,我惦记你们一家人。头几年,我和你姑爹在军营,这走那走,出兵打仗,提心吊胆,也顾不了你们。刘王登基,你姑爹是开国老臣,当了官,我就惦着你们,派人找了几次也没找着。我没少烧香祷告。今天你来了,这可太好了!我和你姑爹哪样都好,就是没给他留儿女,总觉得对不起他。你这一来,也叫他享受人间天伦之乐。丫环快给元帅送信,就说柴荣来了,叫他早点回来。”
柴荣说:“姑妈!先别找我姑爹,我还有话和您说。”
柴夫人以为他家穷,缺钱花呗!“你说吧!”
“这事不传六耳。”
“丫环退下!”
“是!”丫环全出去了。
“什么事?”
“我带来两个穷朋友。”
“在哪儿呢?”
“店房里。”
“我这就派人去接,叫他们到家来。”
“我怕姑爹嫌弃。”
“别说两个,来二十个咱家也供得起。”
“您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郑恩,一个叫赵匡胤。”
柴夫人听了一愣神:“哪个赵匡胤?”
“他父也在朝为官,叫赵弘殷。”
“是不是闹京城、杀死御妓,恶人图上画的赵匡胤?”
“正是!”
“哎哟!孩子,你交谁不好,单交杀人犯?”
“姑母,不要听人谣传,赵匡胤乃盖世英雄,天下奇才。他杀人是为民除害,不是无故行凶。”
“这可不成,天子派钦差送的恶人图,圣旨写得明白:窝藏凶手,灭门之罪。他是祸根呀!这可不成。”
“他和我结为金兰之好,生死弟兄,我一路多蒙人家照料。如今我有了存身之处,怎能忘了朋友!姑母,还是把他留下吧!”
“孩子!姑妈我没有近人,娘家只有你一根苗,咱们两支守一个,什么事姑妈都能依你,唯独这个人不能留。要叫你姑父知道,也不能饶他,得抓住他。解往京城,就得在云阳市口开刀问斩。真要死在我们家手里,反而不美。这么办,我多给你准备点金银,你打发他远遁他乡。”
“他被昏君逼得无处安身,你叫他上哪去?你要不收他,我也和他一块儿走!”
“你不能走!”
“要我就得要他!”
柴一娘被侄子难住了,刚见面侄子就要飞,有点舍不得;收下赵匡胤,就要招来横祸。柴夫人没了主意。
柴荣说:“姑妈,此事可以瞒着我姑父,先把我二弟接进府,弄个地方住下,再从长计议,你看怎么样?”
“这招还行!这么办,我这后边有三间佛堂,倒出来,先叫他们住下。”
“谢姑母!我走了!”
“孩子别回去了。”
“不行!那个兄弟等我回信,今天走,明早晨就回来,我老在您身旁了。”
“也好!换换衣服,吃饱饭再走。”
柴荣推辞不过,沐浴更衣。老夫人又给拿五十两银子:“给那两人换换季的。”柴荣带钱辞别姑母,由丫环带路,从后门送他出府。
人逢喜事精神爽。找到姑母,柴荣高兴!在城里买了两套衣服、两双鞋,包在一起背在身上,出城门,到在胜友店。见着那哥俩一说,赵匡胤也乐坏了,一夜也没睡。这回就算有安身之处,再不用在外边转了。
次日,三个人梳洗已毕,换上新衣裳,吃完早饭,付完店钱,直奔邺都城门。
早晨出入城的人特别多,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三人顺着人流往里走,到了城门下,柴荣一瞧,和昨天一样,十几个当兵的往道旁一站,进城的没人盘问,随便进。柴荣放心了,他在前,赵匡胤在中间,后边是郑恩。赵匡胤的心也直跳,怕被人认出来,低头混在人流走过去,没费劲进了城。到了帅府东墙胡同口,柴荣说:“站一会,我先跟门上军校说好,回头找你们。”匡胤点点头,柴荣走了。
这哥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