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金龙打败了郑子明,在疆场上叫阵,气坏了赵匡胤。他两脚踹镫,裆口吃劲,这匹花斑豹,前腿弓,后腿崩,尾巴一晃,一溜风,“唏溜溜”暴叫,冲到疆场。
孟金龙抬头一看,眼前一位金甲天神,手拿蟠龙棍,十分威武。“来将通名受死。”
“吾乃郭元帅驾前先锋官赵匡胤是也。”
“噢,杀人的凶犯!听说你闹勾栏院,逃出京都,我以为你是什么样英雄,原来乃平常之辈,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稀松!今天该着我孟金龙走运,正好抓你归案受赏。”
匡胤说:“孟金龙!别看你赢了两阵,那是侥幸,再要交战你的性命难保。听我良言,你回去,叫高行周出马交战。他是主将,你为何替他垫马蹄?”
“赵匡胤,和你这样的交手,还用高王爷出头吗?我一个人包打前敌!”
“我今天就煞煞你的野性,给你点厉害!”
“我倒看看你有什么出奇的本领!”
说到这,赵匡胤先进招了,蟠龙棍高高举起,头招虚点,二招虚晃,三招真打,“呜!”孟金龙用青铜刀往外崩,只听“当啷”一声,磕出大棍,两人刀棍并举,战在一处。孟金龙以力量欺人,赵匡胤用巧劲相迎。两旁军卒摇旗呐喊,疆场上号角齐鸣,两人正打得难解难分,突然高行周鸣金收兵,孟金龙连忙收住招数:“赵匡胤,我家王爷收兵了,咱们明天再战!”说完拨马回营。赵匡胤也只好领人进城交令。
再说孟金龙回到大帐问高行周:“王爷千岁,为何鸣金?”
高行周说:“你连胜两阵,有些劳乏。战场的红脸大汉,听说是赵匡胤,本王与他父同殿称臣,久闻赵弘殷之子非是平常之辈,怕你吃亏,才收兵回营。”“王爷!你不要长赵匡胤的威风,灭我孟金龙的锐气,明天交兵,我要将他生擒活拿!”
高王听了,面沉似水:“金龙,要记住骄兵必败!”
“不是我太狂,郭威手下能有什么样高人!”
“下去吧!”高行周见他这样,心中闷闷不乐。叫刘文瑞准备棺材,把战死的毛松朋盛殓起来,派人送回原籍。整忙到半夜,才回到寝帐。
高行周睡不着觉,心里又气又恨。他气的是天子刘承佑宠信奸臣苏逢吉,无故杀害史弘肇等老臣,逼反了郭威。又恨郭威老儿不知道好歹,你是托孤的老臣,造什么反?万岁再不对,也不许你以小犯上呀!今天一阵伤我两员大将,明天出马,我这高鹞子,定把你郭家雀生擒活捉!
他怎么自称高鹞子呢?高行周字宝童,外号叫老鹞子。怎么叫这么个外号呢?据说他的头顶长个肉卵,就是肉瘤子,有鸡蛋大,其形状象个鹞鹰,因此得外号。祖居山东东昌府、鵰鹗岭、袜子铺、高家营。高家是世代簪缨,曾祖高谭胜,是两榜进士;祖父高文举,在唐僖宗驾前拜宰相;父亲白马银枪高思继,官拜延安大帅。在唐末宋初高家的枪法占一绝,名叫回马转林枪。
那高行周自幼拜金山老祖夏罗奇为师,他和王朴是一师之徒,受高人传授,名人指教,枪里加锤,百发百中。通晓孙武子用兵之法、太公布阵之略。为人耿直,不会阿谀奉承,他这个王位是凭能为挣来的。老主刘知远对高行周另眼相看,别的大臣都给皇帝纳贡献宝,唯有刘暠倒常常给高行周送些珍物,又常派钦差去看望他,君臣关系很近。
刘暠死后,他儿子刘承佑登基,他可不像以前那样尊敬高行周了。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呀。可高行周不忘旧恩,忠心保汉,打郭威他哪能不尽力呢!着急的是:今天死了毛松朋,伤了李奇,孟金龙又太傲,早晚得吃亏。眼下又有个赵匡胤,此人可是我的硬敌,我师兄王朴也不露面,弄得亲不亲义不义,叫我怎么办?
高行周一夜没合眼。天刚亮,吃罢战饭,披挂整齐,带着金镗将刘文瑞、彭百福、彭百禄点队出兵到了城下,指名点姓要郭威出马。
时辰不大,就听城里炮声轰鸣,惊天动地。烟消火散之后,郭威的人马冲出城门。前面是弓箭手、藤牌手压住阵脚,接着是步兵、马兵高挑大旗蜂拥而来,门旗分左右,认标分东西,中间高挑“为国除奸,吊民伐罪”的旗幡,大纛旗下一员将官端坐在马上,正是郭威。左边军师王朴、曹斌、史彦超、马全义;右边柴荣、赵匡胤、郑子明、张光远、罗延西。当兵的穿的号坎上,前后换了字,前边“讨”字,后面是“伐”字。阵容整齐,士气旺盛。
可高行周却没看在眼里,心说: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想到这,他催马到在疆场:“对面的军卒听真,叫郭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