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自守,往城下放箭。郭威大怒,告诉赵匡胤调炮攻城。一声令下,军卒们支炮架,叠炮垒,拉来各种各样的大炮:有西瓜炮、牛腿炮、鸳鸯炮、大将军、二将军、百子连珠炮。一门一门的大炮,砸好炮药,准备攻城。
再说城里汉主刘承佑,自从赵匡胤杀死大雪和小雪,大闹勾栏院以后,仍然不理朝政,深居皇宫寻欢作乐。国事由苏逢吉代办,害死了史弘肇,逼反了郭威,调来高行周去滑州退兵,他以为能胜。没想到高行周撤回高平关,郭威的兵将扎在封丘门外,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刘承佑吓得骨头都酥啦!在金殿上同文武商议退兵之策。忠良都寒心了,不乐意讨旨;奸臣怕死,更不敢出城迎敌。
这时黄门官上金殿送信:“万岁,反叛郭威要点炮攻城了!”
刘承佑说;“众位爱卿,若一点炮,必将玉石俱焚,城池化为灰烬。哪位将军愿出城退敌?”
正在这时,有人高呼:“臣不才,愿擒郭威以正国法!”说话的是皇亲慕容彦超。他和刘承佑怎么个亲戚呢?刘承祜祖父故去之后,祖母苏氏,带着他爹刘知远改嫁到慕容三郎家。刘知远是在慕容家长大的,他当了皇帝,慕容家的叔叔、大爷、侄子都成了皇亲。慕容彦超和刘知远是弟兄,就是刘承佑的叔叔,眼看京城要失陷,所以他才讨旨出城。
刘承佑大悦,又派大将侯益和他同去。两个人带五千人出城,刘承佑在金殿上等候回信。不到两个时辰,黄门官到金殿报信:“启奏万岁,大将慕容彦超和侯益战死在疆场,死在赵匡胤和史彦超之手。”
刘承佑闻报,好像头顶三江水,脚踏五湖冰,站在高楼之上失双脚,扬子江心断缆崩舟,眼泪掉下来了:“众位爱卿,郭威大兵压境,二将双双阵亡,哪位能领旨出马退敌?如能打败贼兵,给他官上加官,职上增职,越级高升,谁去?”连问数声,无人答应。现在他可后悔了,当初不该听他舅舅李业和老丈人苏逢吉的话,害死史弘肇等三位老臣,如今忠良寒心不肯出力。更不该无故骗郭威进京,追杀史彦超,君逼臣反,引火烧身。“众位爱卿,朕年幼,不会治国安邦,还望大家看在先帝之面,为国出力。眼下兵临城下,你们都畏缩不前,难道你我君臣束手待毙吗?”
文官不用说了,武将心里合计:我们不是郭威对手,郭家雀谁惹得了?他手下人文忠武勇,有谋士王朴、魏仁甫等,足智多谋;状元曹斌、大将史彦超,又多了个赵匡胤,他一个人反出京城,现在有兵有将,如虎添翼,我们出去是白送死。最好郭威把城打开,杀了李业和苏逢吉,我们保郭威了。这阵,刘承佑恨他老丈人,平时你老出馊主意,今天怎么不说话了?“老太师!你看何人出战?”
苏逢吉手捧象牙笏板,过来奏本:“万岁不用担惊,京城留有雄兵十万,战将千员,谅那郭威不能如何。”
刘承佑说:“无人出战怎么办?要不然老太师辛苦一趟吧!”
“这个吗?”苏逢吉更怕死,可又一想,当着文武我要说不去,叫人家看笑话。出去也没有什么,但有一样,我出城打仗,也不能叫你们在京城享福,咱们一块去,我死你们也别想活!要是都怕死,那就奋力抵抗郭威的兵将,大家劲往一处使,就许打胜。真能鞭敲金镫,齐唱胜歌,老夫是头功。想至此向上磕头:“万岁,反贼郭家雀,乃是个刺面之人,成不了大事;赵匡胤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打京城是以卵击石。万岁不要担忧,免伤龙体。微臣既食君禄,应该为主分忧,愿带我的犬子,出城去战郭威。”
刘承佑乐坏了:“老太师出战,朕就放心了。退朝!”
“慢着!臣舍命报君恩,但还要陛下御驾亲征。”
“老太师你去杀敌,为甚要朕亲征?”苏逢吉说:“主公,你是有道明君,马上皇帝,今天出征要效法大唐贞观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这样能鼓舞士气,以壮将胆,身先士卒,全军上下哪个不佩服主公?这样就能齐心协力,战胜郭威。”
苏逢吉是没安好心眼儿,打了败仗大家一块死。刘承佑今年才二十一岁,他当的是太平皇帝,没打过仗,不懂得疆场上是你死我活的恶战,白刀进去,红刀出来,跟戏台上打仗不同,那是假的。尤其苏逢吉是他岳父,岳父能给姑爷亏吃吗?当时准奏:“朕要亲临疆场,你速速挑选精兵良将,去吧。”然后,刘承佑又传了一道旨意:满朝文武大小官员,一律保驾出征,若有不到者,立即杀之。这回好,连窝端了。只留下少数守城的,余者都得去。那文官吓得,抖衣而颤。文武官员整忙了一天。
次日,汉刘王要出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