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正在扎营,好像是来打高平关。高行周气得把书扔在地上:“老贼郭威欺我太甚!我没发兵算你便宜,还敢来兴兵犯境,这是找死。来呀!给我备马抬抢,疆场列队!”说完,要站起来,哪知道一股火撞得眼晕头昏,心里一阵乱跳,他又坐床上了,出了一身凉汗。
他闭上眼睛养养神,可把书童吓坏了,急忙拿来药研开喝下:“王爷你别出去了,等少爷回来吧。”
正这时,乐元福走进书房:“千岁,今有赵匡胤求见。”
“什么,赵匡胤来了?带多少人?”
“就一个人。”
“跑这送死,放他进域。传本王将令,击鼓升堂!”
“是。”乐元福出门传将令:“元帅升堂!”后院是王府,前院是帅堂,鼓声“咚咚”一响,忙坏了文武官员,跑去站立。中军官骑马到城下,举起大令高喊:“王爷有令,放赵匡胤进城。”“喳!”“呼拉”过来二百来人,各拿弓箭守在城门洞两旁,怕一开城门,后周的人马冲进来。准备好了,开关去锁,“吱呀呀”只开半扇门,放下吊桥。“哎!赵将军请进吧。”赵匡胤打马上吊桥,看着半开的黑洞洞的城门,活像只饿虎张着血盆大口。赵匡胤只觉得脖子后面直冒冷气,回头望望连营,暗想:多看一眼吧,不定能不能回来啦!又一想:大英雄视死如归,畏畏缩缩让人耻笑。赵匡胤催马进了城门。中军官高举大令:“赵将军随我来!”
赵匡胤随中军直奔帅堂。路上赵匡胤合计,这话怎么说好呢?此时,心乱如麻,也不知道该讲哪句合适了。心想:到那再说吧。这时来到帅堂前,赵匡胤下马,把缰绳拴在桩橛上,宝剑摘下来,交给辕门官,跟随中军往里走,来到辕门前止住脚步,抬头观看:
辕门生煞气,宝帐起光华。影壁墙把贪狼画;画松树把印挂;又画毛猴把蜂拿:这就是,封侯挂印一点不差。左角门里站几家,穿圆领戴乌纱。右角门下站几家,顶金盔挂金甲,胁下就把兵刃挎。
往里看,有刀架,有:一刃刀、二刃刀、青铜刀、大砍刀、九耳八环刀、三尖二刃刀、勾搂象鼻刀、青龙偃月刀、锯齿飞镰刀,寒光灼灼摆满刀架。
这边看,有枪架,有:金丝枪、银丝枪、小银枪、点钢枪、五钩神飞枪、虎头錾金枪、金錾提炉枪、八宝驼龙枪、三尖四刃枪、丈八蛇矛枪,一杆一杆插在枪架。
这边瞧,有剑架,有:青罡剑、白虹剑、紫电剑、三尺连环斩杀剑、青锋剑、双刃剑、斩将夺旗把敌杀。
那边望,有戟架,有:画杆戟,描金戟、乌龙戟、方天戟、镔铁戟、困龙戟,一杆杆俱在架上插。
这边看,有斧架,有:加钢斧、点钢斧、宣花斧、车轮斧、八卦开山斧、朱雀板斧,俱在架上插。
这边看,有大炮,一门门上满沙。有:大将军、二将军、西瓜炮、牛腿炮、百子连珠炮。
那边看,还有钺,有:鸡爪钺、金钻钺、鸳鸯钺、提炉钺、八卦开山钺,大放光华。
那边看,还有叉,有:三股叉、五股叉、托天叉、烟云叉、点钢叉,插在兵器架。帅府前八杆大旗迎风招展。
赵匡胤看罢,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今天我可开了眼界。从我出世至今,走南闯北,见过无数够帅才的武将,都是自命不凡,可是和高王爷相比,真是差之天地。高王爷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略,就看帅府军纪,此人敢比诸葛、姜尚,不亚如当年的韩信。想到这,不由得肃然起敬。
又抬头往帅案后边观看,只见虎皮高交椅上端坐一员老将,正是高行周,二年没见面,又老了,面容憔悴,眼窝塌陷,须发皆白。头戴帅字金盔,脑后飘洒斗大朱缨,身穿软甲,外罩大红披风,下身案子遮着看不见。别看老将军面容憔悴,可精气神不减当年,坐在上面怒目而视,真如锯角的苍龙,掉牙的猛虎。
赵匡胤看罢不敢怠慢,紧走几步,上前施礼:“老伯父在上,侄儿赵匡胤给老人家问安。”
此时高行周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心想:赵匡胤哪,你是小瞧我呀!老夫城中兵多将勇,那郭威都不敢来,你一个人就敢闯我的高平关,胆子也太大了!不看在你爹赵弘殷的面上,在城门洞就把你斩了。我看你先说什么?高行周压住火问道:“下跪者可是郭威的元帅赵匡胤吗?”
“正是小侄。”
“你到我高平关有何贵干?”
“小侄不敢明言。”
“讲!”
“我怕你老生气。”
“我不生气,有话你就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