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瞟,和赵匡胤的眼神碰到一块了。就这一眼,流露出了两个人千日相思、百般恩爱的感情。赵匡胤微微点头,凝眸观望。这时韩龙还在旁边跪着呢。赵匡胤光顾看韩素梅了,那边韩龙叩头,他没看见,没听着。韩素梅在一旁着急了,忙说:“万岁,我兄妹听说我主爷得了天下,日夜兼程到京城给您贺喜。”
这时,赵匡胤如梦方醒,忙说:“韩皇兄免礼平身。”
“谢万岁!”韩龙忙站起来,心想:不是我妹妹说话,我还得跪着。忙说:“万岁,您离开我家之后,我兄妹朝思暮想,盼您回家。听说您当了皇帝,我兄妹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来投主。请万岁恩典,给我们一碗饭吃,您吃肉我们弄点汤喝吧!”韩龙说完,磕头便拜。
群臣在一旁直咧嘴,心中纳闷,这位是干什么的呢?赵匡胤也不敢叫他再往下说了,怕他说出当年勾栏院的事。又想留下他们兄妹,怎么对群臣讲呢?我要说韩素梅是青楼女子,群臣一定下眼看她,于我的脸面也不好看!怎么说呢?
赵匡胤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众位爱卿,孤有一事,不知怎么办为好,望众家爱卿献计。这兄妹乃山西人氏,兄叫韩龙,妹叫素梅。当年寡人被充军到太原,因水土不服,染病卧床,多亏韩氏兄妹百般照料。他兄妹煎汤熬药,对我有救命之恩。韩龙又将胞妹素梅许给我为妾,当时孤已经应允。因为连年战争,将此事拖延至今,孤对不起韩氏兄妹。今日他兄妹找到京城,不知此事该怎么办为好,愿听众位爱卿高见。”
话音刚落,张光远接茬儿了:“万岁当初定的亲,就该收下!”
赵匡胤听了心中大悦,面有喜色,又问苗光义和赵普:“二位卿家,你们看呢?”
苗光义听着假装听不着,赵普点头:“请万岁定夺。”
郑子明心直性耿,见韩龙摇头晃脑,面带奸诈,他不爱看,冲上禀道:“万岁!你和那一女子定亲,我们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
赵匡胤说:“为兄不好启齿。”
“咱哥们一个头磕在地上,一个床上睡觉,一个桌上吃饭,无话不说,无事不谈,有什么不好讲的?”
赵匡胤被问得直皱眉头,心想:三弟你刨这个根干什么?给我个台阶下得了。郑子明今天犯牛劲,非问不可:“二哥,你和她定亲有三媒六证吗?”“这……”赵匡胤被问得脸又变颜色了。“啊,有,有!”
“谁为证?”
“此事窦爱卿为证。”赵匡胤没办法想找个人帮个忙。
郑子明转脸问窦义:“窦大人,我二哥在你们家定的亲呀?你为媒?”
窦义臊得抬不起头,心里骂:郑黑子,你真缺德。韩素梅和你哥哥在秦楼楚馆定亲,怎么说成在我家!这是骂人呢。又一想:这件事皇上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起韩氏兄妹,往日恩爱岂能忘却?收下吧,韩女出身低贱,又说不出口,故此,他撒个谎糊弄大家,偏遇上郑子明这个吃生米的,刨根问底,我给皇上个台阶下吧。想到这,忙向郑子明施礼:“三千岁,是老臣的大媒。我主乃金口玉言,出口为旨,当初定亲,今日她兄妹入朝,应该将韩女纳入皇宫,再封赏韩龙,我看您不必多问了。”
郑恩说:“有你作证,我郑子明不问了。”
赵匡胤这才把心放下。文武官员也随声附和,齐说:“应该收下。”
赵匡胤心中高兴,封她什么呢?三官六院都有了。赵匡胤沉吟片刻,低头看韩素梅,见她生得齿白唇红,袅娜多姿,亭亭玉立,妖艳异常,真如桃花吐蕊。赵匡胤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忙说:“韩素梅听封!”
韩素梅急忙答应:“民女在。”
“朕封你为桃花宫妃子。”
“谢万岁。”韩素梅站起身来,有掌宫婆子将韩素梅搀到深宫后院,沐浴更衣,梳洗打扮,等候圣驾。
赵匡胤封韩龙为当朝国舅,三品正卿。赵匡胤说:“韩爱卿暂住馆驿,日后再修造宅院,你可夸官三日,事后入宫,朕设宴给你贺喜。”
“谢万岁!”韩龙乐得叩头碰地当当有声。心想:这才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三品官儿不大,国舅官儿没边了,这叫皇亲国戚,皇上大舅子,见官大一级。这回要钱、要美人,要啥有啥!他回头看看郑子明,心想:可恨刚才那黑大个子,百般挑剔,差一点坏了我们兄妹的美事。哼!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想到这儿,他狠狠地瞪了郑子明一眼。
郑子明也看见了,心里暗骂:我们出生入死的,还不如韩龙有个好妹妹,这小子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