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乃华山人氏,为何到扬子关?”
“小人在华山学艺六载,恩师说光靠在深山里学艺,成不了大器,需要到外边闯荡,寻师访友,练达人情,摔跟头爬起来才能长本事,多咱通达人情,能耐练成,再报效国家。就这样小人离开华山,四处云游,拜师访友,来到扬子关。因道路不熟,误入荒山,巧遇郁少爷失足遇险,才被领进城内。小人并非要进扬子关,是郁将军父子盛情挽留,如不方便,可立即离开,千万别因为我一个老百姓,引起你们将帅之间不和,互相猜疑。”
肖升听了这番话,觉得这个年轻人说话入情入理,还明白事。不过进城容易出城难呀!能这么叫你走吗?方才听郁文讲这个人是陈抟的徒弟,令人生疑,陈抟和我是同乡,传说他抛妻舍子进山修行,已成仙得道,能收个庄户人家的弟子?我得问问。想到这说:“曹金山,你恩师是哪位高人雅士?”
“是希夷老祖,恕个罪说叫陈抟。”
“陈抟的号叫什么?”
“号叫扶摇子。”
“多大年纪?”
“年过古稀。”
“哪里人氏?”
“亳州真源人。”
“何处得道?”
“师父初入武当山九石岩,住二十年后至华山,人称睡仙。”
“你怎么得遇陈抟老祖的?”
“小人家居华山下,父亲带我到深山砍柴,遇见老祖下棋,我在一旁观棋。老祖喜欢我,说我是练武的材料,父亲才叫我跪拜不起,老祖无奈收我为徒。”
肖升听罢手捻银髯点头微笑:“曹壮士得遇仙人指点,是祖上有德,本人有造化。老夫与希夷是同乡,都没缘分,没见过面。亳州人对老祖敬若神明,视为仙人。老夫能和仙人高徒相见,三生有幸。”
“老元帅,我的恩师,德高道广,可惜弟子太愚,继承不了师业,叫你老见笑。”
“冲曹壮士的这几句话,看出名师出高徒,可不知传授你一些什么本事?”
“除了用兵之法,就是马上、步下功夫。”
“步下功夫学些什么?”
“也就是蹿高纵远、登山涉水的轻功夫。”
“马上功夫?”
“骑马射箭,对敌作战,各种兵器的用法。”
“好,曹壮士能否献上一手绝艺,叫老夫见识见识?”
“老元帅!您是军中之首,百将之尊,您的武功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我会的雕虫小技,怕您见笑。帅堂窄小,不是练武之地,请元帅到外边观看。”
“好!众将官!”
“在!”
“到辕门外阅武!”
“是!”
众将“呼拉”出来,到帅府门外,给三位老将搭过桌子、椅子,摆上茶水,副将、参将、牙将列立两厢。门前又宽绰,又平整,曹金山看看地势,选好了左边旗杆下平整之地,闪掉开氅,扔在旗杆底下,心里核计:我为救师兄郑印,深入虎穴,得倍加小心,稍出差错,性命休矣。肖升的盘问,是对我怀疑,我得拿出点功夫讨他欢心,只要今晚能留在城内,就可救出师兄。
想到这,他按壮帽,勒大带,浑身收拾利落,打了一趟拳,踢了一趟腿,亮几个架式,又“叭、叭”翻了几个跟头,动作干净利索,身轻如燕,抬手动脚,声息皆无。肖升、郁文、花庆祥全是行家。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就这几下子,三老将心服口服:这个人功底很深,不愧是受过高人点传,名人指教。
这时,曹金山练了一趟希夷老祖教的神拳,开始一招一式看得清楚,招数施展开,使人眼花缭乱,拳挂风声,“呜呜”直响,身形乱转。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两个人变成四个人,真是伸手如瓦垄,合手像卷饼,身如蛇形腿似钻,拳似流星眼似电,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猴上树、虎登山,蟒翻身,龙探爪……打到什么程度?有诗为证:
老祖神拳走四平,斜身绕走逞英雄。
双风贯耳如闪电,黑虎掏心挂风声。
扫膛腿,滚地龙,十二连拳往上攻。
拳打南山斑斓虎,脚踢北海混江龙。
摘星换斗舒猿臂,双拳出手鬼神惊。
枯树盘根移不动,平地拳飞起狂风。
插花盖顶泰山裂,八步赶蟾起了空。
曹金山拳法使到收招处,突然一提丹田气,腰眼叠劲,双脚点地“噌”地一阵风,曹金山踪迹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