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71章 洪武五年十二月

第71章 洪武五年十二月 (第1/4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乖软宿主!钓懵了末世偏执怪物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明朝皇帝往事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赵匡胤演义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四合院:开局请何大清回归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大明抄家王 穿到古代后我成了小哥儿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不是死遁,我只是冲业绩!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娇小玲珑的芈瑶

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一心想要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家,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坚定的决心。

李善长:明朝丞相,辅佐朱元璋多年,熟悉政务流程,在朝廷中威望颇高,参与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刘伯温:朱元璋的重要谋士,足智多谋,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对国家事务有着深刻的见解,常能从宏观角度为朱元璋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周德兴:征南副将军,江夏侯,此次班师回朝接受论功行赏。

曾鲁:礼部侍郎,学识渊博,与朱元璋讨论古帝王之治,后不幸去世。

陶凯:礼部尚书,建议编类记录时政的书籍。

彭恭:兵部主事,与泸州守御指挥彭万里收集四川明氏旧校卒为军。

耿炳文: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右丞,被任命署行都督府事。

李信:两浙都转运盐使,先被任命为广东行省参政,后改任吏部尚书。

邓愈:卫国公,此次因军事行动接受赏赐,后又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征讨吐蕃。

杨璟:营阳侯,参与军事行动接受赏赐。

黄彬:宜春侯,参与军事行动接受赏赐。

萧安礼:贵州八番宣慰司同知,来朝贡方物。

宋濂:礼部主事,复任太子赞善大夫。

徐达:魏国公,奉命督山西、河南造独辕车。

李文忠:曹国公,奉命督北平、山东造独辕车。

第一幕:早朝定考课

场景:奉天殿,庄严肃穆,雕梁画栋,金砖铺地。龙椅之上,朱元璋正襟危坐,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群臣。

旁白: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日,新年的气息还未完全消散,奉天殿内却已弥漫着一股严肃的气氛。早朝开始,朱元璋率先抛出了关乎国家根基的议题。

朱元璋(声音洪亮,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众爱卿,朕今日要说的是,农桑乃我大明百姓衣食之本,学校则为理道之原。中书省需定下规矩,今后有司考课,必须把农桑、学校的成绩记录在案,若有违者,定要降罚。那些不顺应天时、浪费地利的百姓,还有不认真教导的老师、懒惰的学生,都要依法论处。”

李善长(率先出列,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农桑关乎民生,学校培育人才,将其纳入考课,必能督促官员重视,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人才辈出。”

刘伯温(微微点头,补充道):“陛下此举,实乃深谋远虑。农桑兴,则仓廪实;学校盛,则教化行。只是在执行过程中,需防止官员弄虚作假,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

朱元璋(微微颔首):“刘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中书省牵头,会同礼部、户部等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详细的考课细则,务必落到实处。”

第二幕:班师庆功赏

场景:奉天殿内,气氛热烈起来。

周德兴(大步走上前,跪地行礼):“陛下,臣征南副将军江夏侯周德兴班师还京!”

朱元璋(面露喜色):“周爱卿,此次南征,你等劳苦功高!传朕旨意,论功行赏!卫国公邓愈、营阳侯杨璟、宜春侯黄彬及众军士,皆按功行赏!”

邓愈、杨璟、黄彬等将领上前谢恩

邓愈:“谢陛下赏赐,臣等定当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周德兴:“陛下,此次征讨南方,虽获胜利,但南方地势复杂,少数民族众多,治理起来仍需谨慎。”

朱元璋(点头说道):“周爱卿,南方治理之事,你可与当地官员共同商议。要尊重当地习俗,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李善长:“陛下,此次论功行赏,可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我大明疆土。但在赏赐之后,也需加强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以备日后之需。”

朱元璋(赞同地说道):“李丞相所言甚是。兵部要做好统筹,加强军队建设,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幕:君臣论治道

场景:奉天殿内,气氛转为平和。

朱元璋(看向礼部侍郎曾鲁):“曾爱卿,朕近日常思古帝王之治,你学识渊博,且说说尧舜之治的关键何在?”

曾鲁(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依臣之见,尧舜之治,关键在于允执厥中。人君若无尧舜之心,便难以有尧舜之治。《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我的姐姐是傲娇 无量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