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村大门,只感觉聚义村又漂亮了很多,各家菜地统一整齐规范,所有篱笆墙外都是一条条盛开的花卉,村内绿树成荫、果实累累、鸟语花香、鹅浮水面、鸡鸭欢歌、晚稻茁壮。不是像,而是一个真正的,充满丰收景象的天然大花园。
今天是星期天,前来观光的市民一波波接连不断,忙不过来的聚义餐厅只得保留三户庭院继续接待。这里是一个团结齐心、能人辈出、共同创造、互帮互助的大集体,无论岁月如何经历一百多年,有田同耕、有粮同食、有钱同使、有房同住、文武兼备、农技必全、农牧均衡、尊老爱幼、扬善惩恶、忠义诚信、削富济贫、平均分配的祖训一直延续保存。至今村里既没出现过暴发户,也没有穷人和无依无靠的老人,只有无尽的欢乐祥和。
吉普车在大坪停好,只见一大家人、一大群狗早就在等候了。晓月姐、大嫂和二嫂几乎成了专门提拿弟弟礼品的人,三姐妹两手提满高歌带回家的礼品乐呵呵进了屋。张奶奶叫完一声“我的歌儿”,就已经将高歌抱在怀里。“嗯,还是那么结实。桂香(师母),你看是不是?”
“妈,当然是了。哎哟,又买这么多东西,真是糟蹋钱。幺儿,别再买保健品了,又贵又不实用。听说蜂皇浆和鳖精没?都是假的。”师母两手轻轻捏住高歌的双耳提醒道。
思思早娥坏了,甜甜地叫唤完家人就嚷嚷着快去餐厅,她要吃大虾大鲫鱼,随即与秀秀牵着弟弟念祖小跑而去。
午餐的两桌家人可谓其乐融融、欢声笑语,本是回家看父母的姐夫江伟接到高虹的电话,急忙赶到餐厅陪舅子喝啤酒。忙中偷闲的马月娥,一身夏季阿庆嫂款工装到来高歌跟前狠亲他几下,再坐下靠上他的肩独自享受。马月娥确实愈发好看了,风韵柔美、大方自然,很让晓月姐看着他俩吃醋。老公要陪高歌喝啤酒,女儿又需要妈妈喂饭,一时没办法与喜爱的弟弟亲热。
五岁的侄儿明明,很乖的和几个哥哥、弟弟、妹妹、还有秀秀在一起吃饭。在他的言行举止里,怎么都看不出一点高进的遗传,充其量只是五官有他的迹象。高歌非常佩服马月娥,她无论怎样,绝不会让婆婆和那个死不上进的男人带儿子,现在到了不许儿子和奶奶、爸爸在一起吃饭,尽可能杜绝他俩满嘴喷粪与粗鲁蛮横,负面影响到儿子的成长。
精明的思思知道外婆(师母)最疼她,美美地独享外婆挑完刺、剥完壳的鱼虾,也不忘像以前婉儿那样,美美地喝着鱼汤。因为她具备太多的婉儿特征,享有聚义村众多的特殊,也是众村民的宠儿。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皆心照不宣只字不提婉儿,只说她最乖。
孩子们都爱上了聚义村,这也是师父最大的自豪。明明、思思和念祖都不愿午睡,在秀秀和一帮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闹哄哄地去村里欢了。姐姐高虹和姐夫江伟,实在经不住大自然的诱惑,紧随而去。
去谁家的菜地都可以摘瓜,谁家的葡萄也可以品尝,大大的荷塘也可以任意采摘莲蓬,直让众游客的孩子羡慕得挠心,实在受不了的几人只能上前讨好搭讪,祈盼对方能施舍一个香瓜或是一个莲蓬。很多东西就是这样,花钱买的和自己想办法得到的,味道截然不同。
刚过下午四点,马月娥挽着高歌来到荷塘边,思思和念祖已睡在大柳树下,由秀秀照看。其他人全不见踪影,只有荷塘中央传来一阵阵笑声。这里是熟悉的,也是记忆深刻的景观,当年第一次带妹妹婉儿来,就是在这棵柳树下嬉闹很久。高歌仿佛闻到婉儿的体香,还有清脆的笑语在回荡。
晚餐是继续着合家欢乐、谈笑风生,姐夫江伟捉到的两条鲤鱼成了主菜。只是快结束时因孟玲到来,欢快的气氛便戛然而止。宛如正在分享香甜蜂蜜时,忽然发现一只绿头苍蝇落入翻腾,让人恶心难抑。平庸、俗气、虚伪、狡诈和阴冷,在餐厅内如一股毒气快速散开,令人窒息难受。待师母搀扶张奶奶离开,众人很快如同躲避瘟疫一般快速逃离,仅剩下高歌喝着闷啤酒与她对坐。
孟玲一身当年高档的套裙和夏季白色羊皮鞋,似乎还特意做了一个发型,可高歌看上去总觉得别扭,有种不伦不类的视觉刺痒。单看裙子,布料与花色确实漂亮质好,可一旦看清与她俗气四射的整个人相匹配时,瞬间就变成像是廉价的旧货。高歌借此联想,自己在她身边也应该会如此掉价逊色吧。所谓英雄该配什么?好马该配什么?确实值得讲究。
“你给秀秀买新裙子和鞋子了?有必要对一个乡巴佬小保姆这么好吗?真是浪费。”看过今天面貌一新的秀秀,自以为是的孟玲不满道。语气冷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