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收夏暑
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姐,快点!快点!都淋湿了!”未绾在小亭子里大喊。
雨越下越大,就算是童话故事里的巨人拿着大罐子往下倒,也就这样了吧!
尤其在这样空洞的密林高山之上,雨水打在地面上的声音“噼噼啪啪的”像是瀑布声震动山谷。雨水湍急,顺着往下的石阶奔腾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未曦和胡一鹤到达竹亭的时候,全身已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衣服湿哒哒地贴在皮肤上。
姜南未绾着急的在未曦身上用手擦拭:“天啊!淋成这样了,拿什么擦一下最好了,这会儿气温变凉了,别再感冒了!”
“来了,来了!快,用毛巾擦一下。”白舸从亭子旁边一个小屋子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两块毛巾。未绾赶紧接过一块给她姐姐擦拭。白舸拿着另一块递给了胡一鹤。
片刻忙碌之后,大家才静下来仔细地查探起亭子周围的一切。
从刚才的小屋子里走来出一个约莫50多岁的男士,他对着众人说道:“这雨啊,一时半会停不了,你们在这里避雨休息下吧,雨停了再上山。屋里有热水,需要的话进来取。”
众人对着他连连道谢。
这个竹亭角落里摆着两张桌子几把椅子,中间还有一个石桌,围着4个圆柱形石凳,大家围着石桌坐下来。
这才看清正对面有一条通往山下的泥土路,被铁网挡上了。在这条路的左边有一口井,井口用水泥围成一个正方形,边上还有一个盛水的黑棕色瓷缸,用木头做的圆形盖子盖着。缸身上立着一个塑料牌,写着:“请勿洗手!”
“大哥,这里的井水可以饮用的吗?”姜南对着站在一旁的那位男士问。
“那是自然,这口井是专门用来储藏山泉水的,我们山上人饮用水都是来这里取,这可是最纯净且甘甜的山泉水,山下咱们饮用的大都是净化水,和这个没法比。”那位大哥很自豪地给大家讲起了山泉水的妙处。
“那边,看到了吗?”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亭子的正对面一棵小树上挂着一面四方形黄底红色锯齿边的旗子,上面写着:“泉水泡茶”。
“八分的茶用这山泉水可是能泡出十分的香与甜!要不要来一壶?”大哥饶有趣味地用很期盼的眼神看着大家。
胡一鹤看看未绾,未绾正暗自欣喜,她此行的目的不就实现了嘛!
“正合我们心意呀!这位大哥,山泉水泡茶来一壶,绿茶即可。你帮我们把茶和水取来,让这位小姑娘泡给我们喝。”胡一鹤指着未绾告诉那位男士。
“好来!你们稍等一会哈,我把水烧开给你们拿来。”大哥兴高采烈地进到小屋里忙活起来。
胡一鹤接着跟大家讲起了茶和水如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好茶,好水,这可是爱茶之人的初心和最终追求。对于茶来说,最好的水是最天然,最单纯的。”
“那经过处理的水也是纯净之水,为何不行?”姜南不解的问。
这个未绾可是懂得的,她抢话道:“处理过的水因为要经过很多工序,中间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咱们华夏史上的‘茶圣’陆羽就说过:‘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说的就是山泉水。它可以让茶水颜色明亮,而且能激发出茶最好的味道。”
未绾话音即落,白舸雷鸣般的掌声密集而起。大家也都纷纷鼓掌表示赞赏。此时的未绾也沉浸其中洋洋自得。
说话间,开水和茶叶茶具已摆在石桌上,未绾给大家来了一段精湛的茶艺表演。这段表演可谓是美轮美奂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优雅而富有韵律。
未绾动作娴熟轻盈,推手抬手间处处显露出我们华夏千年的传统礼仪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真是赏心悦目,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白舸,眼睛就从未在未绾身上离开过半刻,看的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姜南窃笑一声,调侃他:“白舸,你再这么看,未绾就被你看没了啊!”
未绾转头朝他“哼”了一声,白舸慌慌地去重新拿了开水来。
几杯茶下肚,雨势减弱了不少,估计是巨人的罐子倒的只剩下“哩哩啦啦”一点了。这雨下得人消沉,大家也渐渐无聊下来。
白舸忍不住抱怨起来:“这雨还不停?!下了将近一个小时了。”
“每年这山上的雨水要比山下多下一半呢!不然这山上的植被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