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开口了。
“杜兄怎么知道我要去杀人?”
嗨,原来是为这事!房玄龄放心了。
“秦公放心,没人走漏消息。”他说。
这话好像是答非所问,其实却是恰到好处。李世民之所以半道折回,正是因为担心有人走漏风声。他瞟了房玄龄一眼,嘴角显露出欣赏的微笑。嘿嘿!料事如神嘛。我一张口,你就看见我的喉咙管儿。微笑过后,他扭头看杜如晦。这家伙凭什么知道我要去杀人?瞎猜的?有这么巧么?李世民的这些心思,全都落入房玄龄的眼中。他知道李世民不喜欢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于是赶紧咳嗽一声,郑重其事地补充道:“没人走漏风声,只缘杜兄料事如神。”
接着,房玄龄又把方才杜如晦说过的话,重新组合了一下,以更加精炼的词句,向李世民作了汇报。
“原来如此!”李世民缓了口气,挥手示意,叫房玄龄与杜如晦在他对面坐下,口喊一声:“上茶!”
茶端上来,李世民端起茶杯,冲茶杯吹了口气,又把茶杯放下,问杜如晦:“以杜兄高见,这李靖究竟该杀还是不该杀?”
李靖该不该杀?这问题,李世民昨晚想了半夜,刚才杜如晦来之前,又与房玄龄讨论了一番。方才之所以半道折回,其实也正因有这疑问在心,挥之不去。
李靖该不该杀?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问么?杜如晦心中窃笑。难道是想试探试探我,看看我是不是个服帖好使的奴才?这么一想,他就想起了陶渊明的那篇《归去来辞》,想到杜家的田园,想到居家赋闲的潇洒。于是,整整衣襟,正色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能不杀,则不必杀。况且,据我所知,李靖并无可杀之罪。杀不以罪,徒失人心,得不偿失。何可杀之有?”
说罢,他端起茶杯,品尝一口,放下茶杯,摇头一叹,道:“嗯,茶叶虽好,水质不佳。可惜了。”
他以为他会看到李世民难看的脸色,却不料先听到房玄龄的颇有些激动的声音。
“秦公也以为如此。”房玄龄道,“不好办的是,丞相以为非杀不可。”
原来如此!杜如晦听了这话,哈哈一笑,道:“有何难哉!”
“此话怎讲?”问这话的是李世民。
“丞相之恶李靖,如果是秘密,那就不好办了。如今丞相之恶李靖,朝廷上下皆知。这不就好办了么!”
怎么就好办了?李世民心中纳闷,又不好意思问,于是,也端起茶杯,浅尝一口,抬起头来,冲房玄龄道:“我于茶道是个外行,我还真品不出个什么滋味来!”
房玄龄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是想听他的说法,赶紧接过话茬,对杜如晦道:“杜兄的意思,难道是说把李靖当作当今的雍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玄武门之变 第七章(5)
李世民的思维虽然不及房玄龄敏捷,毕竟不傻,得了房玄龄的提示,立刻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立即放下茶杯,击掌道:“高!高!杜兄果然是高人!我这就去见丞相,把这意思说给丞相听。”
雍齿是什么人?死人,死了几百多年的人。大汉初立,刘邦由一个小混混儿当上了皇帝。跟他一起爬上来的那一伙,也大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乡巴佬。眼见刘邦登上了皇帝宝座,哥儿们自己的爵位却还是个未知数,一个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撮合成堆,吵吵闹闹。刘邦手下有个旧贵族出身的张良,看出苗头不妙,对刘邦说:皇上得赶紧给这帮家伙吃颗定心丸。否则,论功行赏的酝酿程序还没走完,这帮家伙就要造反了。定心丸?刘邦嗤之以鼻,我要是有定心丸,还不早就分配下去了!张良说:怎么没有?雍齿不就是么?刘邦听了一愣:雍齿?雍齿这混账!老子早就想宰了他。他是什么定心丸!张良说:谁都知道皇上恨透了雍齿,对吧?皇上就立即先封雍齿为侯,这帮家伙看见连皇上恨透了的雍齿都封侯了,还会担心自己的地位吗?刘邦听了大喜,道:哈哈!原来如此!妙!妙!真有你的!就这么定了!
一连六个惊叹号!汉朝就这么定了,一定就定了差不多二百三十年,就因为有这么个雍齿。
“咱是不是也该学学样?咱一路从晋阳打过来,势如破竹,人马翻三番。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一路上的草贼流寇都上了咱这条船?上咱这条船来干什么?还不是图个富贵?虽说这帮人不像刘邦那一伙那么土,不土不是更危险么?”
李世民从秦公府马不停蹄跑到丞相府,对李渊说了上面这么一席话。
“嗯,不错。”李渊听罢,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