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他都步行数十公里去汉堡听名家演奏,开阔眼界,增加学养。
朴实无华、才华横溢的巴赫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春华秋实,他不但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及一些宗教清唱剧;写了对每个音乐人都如同《旧约》对基督徒一般重要的十二平均律………48首《前奏曲与赋格》,还写了《勃兰登堡协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巴赫结婚后,靠着微薄的薪金维持着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晚年又双目失明,一辈子也没有过上富裕舒心的日子。他虽然创作了令后世敬仰的音乐经典作品,却从来没有像同胞亨德尔那样深受皇室推崇,极尽荣耀,受到上流社会的尊重。他生前只被认为是一个技巧高超的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他写的那些浩瀚的高质量作品有很多在他生前都未出版和上演过。在他死后第71个年头,音乐家门德尔松在德国柏林皇家图书馆里发现了他的《马太受难曲》,深感震惊,从那时起,门德尔松便下决心寻找和整理这位大师的作品。门德尔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组织排练演出他的作品,使之能为世人了解,尽管困难重重,而且门德尔松英年早逝,但他的努力还是唤起了公众对巴赫音乐作品的广泛关注。
由于巴赫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社会剧烈变革的年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运动的相继兴起,使欧洲人的世界观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对巴赫也有很大的影响。巴赫的音乐作品虽然有很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但正像达·芬奇、拉斐尔的绘画及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一样,其精神气质已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尽管从一些作品中,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压抑的气氛,然而,更多的是感受到他那种坚定的前进步伐和压倒一切困苦的大无畏精神。他所写的宗教题材的音乐趋于世俗化,更容易被大众理解,也更能与人们沟通。巴赫死后,有人试图让教会为演奏他的作品提供支持和赞助,但教会拒绝了,他们认为他不是同路人。从这点证明了巴赫的作品与当时的教会是格格不入的。他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
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演奏家,还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一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时至今日,琴童们学习钢琴时必修的《巴赫初级》、《二、三部创意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等作品就是他写给自己孩子的学习教材。我们从中会发现,即使是一些很简单的小曲,巴赫也认真对待,从不让它们陷入刻板、呆滞和一般化。这些小曲生动鲜活、起伏跌宕,不落俗套,弹起来丝丝入扣,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有种不到彼岸不罢休的气势。
巴赫是一个既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高度理性,又有着大胆创新精神和自由意志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充满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内涵,同时乐思又大胆地在广阔的空间驰骋,旺盛的活力使他的音乐有一种扫清一切道路上的障碍、一往无前的精神。所以他的音乐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他很多复调音乐中那种在压抑的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决不向困难屈服的勇气尤其难能可贵。我的青少年时代,每逢遇到难以排遣的困惑都会悄悄地钻进琴房,把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连续弹几遍,不管是《三部创意曲》中的bE大调和A大调,还是平均律中的《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及《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总之,只要弹上几遍,心境就慢慢平静,心清气爽,心胸随之宽敞许多。当我离开琴房的时候,和来时已判若两人,又能以饱满的精神重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我对一个要好的同学传授过这个秘诀,不过他的法宝是狂弹贝多芬的《悲怆》。虽然承认他也有几分道理,可是仍觉得弹贝多芬多少有点发泄的成分,而要想梳理痛苦纷乱的情绪,没有比巴赫的音乐更合适的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心目中的音乐家(2)
巴赫的音乐像一座丰碑,标志着世界音乐发展的里程。他博采众长,德国乃至欧洲一些民族音乐的支流在他这里汇成了浩瀚的大海,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营养,它的丰富不仅表现在谱面的旋律和高深的复调技术,更多的是表现在精神层面。据说肖邦每当准备自己的音乐会时便会谢绝一切社交活动:“我两个星期闭门不出弹巴赫的作品,这就是我的准备工作。我从来不练自己的作品。”他如果连自己那么难的作品都不练习他还需要练什么?他之所以潜心弹奏巴赫的作品,其中之奥秘显然不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要知道巴赫的作品无论是弹奏技巧还是和声织体都远没有肖邦那么复杂。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