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院,越是要靠药补医。
药品收入成为医院主要收入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始终过低,挂号费、住院费、医疗处置费、诊断费、手术费等均不能反映其成本。有专家估算,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占50%~60%,医疗仪器检验收费约占20%~30%,医生医疗技术服务收费约占10%~15%,国家补助只占很小的比例。
各方评说
北京某医院院长:政府在决策前,应该算一些账。其一,医院管理过程中还要不要确保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从药品等方面获取的资金,要用来更新设备和维修房屋等。如果取消药品收入,这些钱从哪来?其二,政府要确定医务人员的收入维持在何种水平,因为只有有一支稳定优质的队伍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三,医院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投入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有缺口的话,怎么补偿医院?政府应该对这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测算后,再进行政策调整。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以药养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要么提高政府财政补贴,要么提高医生技术劳务所得,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才能堵住“大处方”,解决“看病贵”的现象。医疗卫生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医改大方向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找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典型事例剖析
小胡与哥哥同是安徽金寨县古碑镇中心学校初二学生。今年10月,成绩优异的兄弟俩分别被诊断为恶性骨瘤和白血病。面对穷困的家庭和无助的父母,兄弟俩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家里借来的钱用在谁身上。抓阄时,弟弟写了两张“治疗”的纸条,让哥哥先抓。弟弟表示:“我这病治疗要花太多的钱,哥哥成绩比我好,让他先治疗。”
因贫寒看不起病而不得不以“抓阄定生死”,是对政府医疗救助制度的呼唤。能从这些在贫病交加的绝望生命中和求生的呼喊中,建立起具有充分保障的重病救助体系,从而让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生命,也同样能够获得积极的拯救。
据悉;国家已全面展开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市、区)出台了医疗救助政策,1003个县开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全国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1�8亿元,救助农村困难群众548�9万人。
探讨篇:农民偏爱的中医药何时再“火”起来(1)
长期以来,中医药以“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偏爱。可现在不少中医院的业务十分冷清,个别基层医院还取消了中医科。
小孩一直脾胃不和,原想找个有经验的中医开点汤药。但记者带孩子到某中医院求医时,医生却说现在哪还有真正的中医呀?真正看得好的大夫差不多都退休了。随后记者带着孩子来到一所挂着中医名师的诊所。把脉、开方,可用的大都是西药,而且数量还不少,花了900多元,记者心里不禁在问:真正的中医到哪里去了?
中医院床位使用率不足30%,医生月工资也就500多元,每年都亏损。医生改行的改行,调走的调走
在河南省浚县中医院,一位姓蒋的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院是1985年在原来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床位100张,但目前的使用率不到30%。全院本科生、大专生占80%,大都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每年400万元的收入主要以检查费和药费为主,平均每年都要亏损10多万元。由于西药利润较高,目前主要靠开西药来维持收入,占整个收入的60%至70%。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600元,这个收入水平相对于鹤壁市的三所中医院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但医生们都觉得收入低,前途渺茫,可学的是中医,调到别的医院创不了什么效益,也不受重视,很多医生都改行做了别的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今年有一个本科生,调离医院后到县公安局当了一名法医。
河南省鹤壁市中药饮片加工厂是全市唯一的一家中药片剂生产厂家,厂长李生昌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90%销售给中医院,余下的卖给一些药店,但目前中医院对中药需求逐年减少,产品销量日渐减少,现在每年亏损。他算了一笔账:“每年支出20万元,而收入却不到14万元,5年已亏损近40万元。再这样下去,只能停产了。”
中药价格便宜,花钱不多,贵的十几元,便宜的只有一两元。农民和一些低收入家庭很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