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包子比我叫你好使。”
杨青青很快就洗漱好了,程景生准备把昨天说的炸元宵给做了,让杨青青先下去吃包子,结果一打开厨房门,却看见炸元宵都做好了。
应该是师娘做的,一盆炸元宵还是很热乎的,下面压着一张纸,是师父的字迹。
“我俩已吃过,去山上看木材。”
“师父真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杨青青感慨。
“师娘也太好了,居然还记得我想吃什么。”杨青青打开装着元宵的盆,闻了闻里面的焦香的气味。
元宵可以炸着吃,是跟汤圆相比的另一个主要区别。
炸过的元宵蓬松金黄,看起来像泡芙似的,有的还会爆开,露出白白的内里,不过不能火太大,否则里面的馅也会爆出来,那就不好了。
师娘炸的这个恰到好处。
炸元宵酥松香甜,一□□浆,现炸现吃最令人满足。
杨青青从程景生手里的盆子里捏了一个元宵放进嘴里,烫得直呼气:“咱们快走吧,这个凉了就不好吃了。”
程景生便用碗把盆子扣住,俩人一起连忙往坡下走。
还没进老宅的门,就闻见萝卜包子的味了。
白萝卜切丝,跟粉条放在一起炒香,加上芝麻和香油,做成的馅虽然是素馅,但鲜美不输肉馅,配上辣椒油,再就上各色腌菜,很过瘾。
柳长英蒸了不少,热腾腾地磊成了小山一样,师娘把昨天剩的没煮过的元宵一口气全炸了,程景生端过来也是很大一盆。
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就是香,让人胃口大开,柳长英今天熬的是大碴子小豆粥,虽然杨青青一向都不吃苞米做的东西了,但还是兴致很高地喝了一大碗。
饱餐了一顿,干活就更有劲了。
虽然杨青青对自己要做的菜胸有成竹,但其他人未必熟悉,所以,他准备这几天都到老宅做饭,一天做上几道喜宴上的菜给家里人吃,顺便也让柳长英和小朋友们对各自的任务熟悉起来,到了正日子那天就不容易出错。
喜宴的菜单以传统菜为主,也加入了其他地方的新奇菜式。
传统菜是家家都会做的,所以很难显出好来,不过也正是杨青青因为能把寻常菜做得比别人好吃,才能展现他的本领过人。
至于新奇的菜色,就更简单了,古代人闭塞,什么都没吃过见过,杨青青随便露一手粤菜或者江浙菜,即便业余,都足够让人新鲜的了。不过新菜可不能多,村民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弱,要是吓坏了他们,可就弄巧成拙了。
杨青青这几天得重点把这些新菜让大家熟悉一下。
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三。
杨青青的新员工培训非常成功,因为大家都吃苦耐劳,又没有特别笨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心齐,都是奔着把事做好去的。
杨青青觉得很难得,他自己从前也带过不少手下,深知团队成员的好坏对事情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到正日子这天,杨青青可没睡懒觉了,天蒙蒙亮就起来了。
出门之前,程景生亲了亲杨青青的额头,温柔道:“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杨青青笑着说。
一家大小整整齐齐杀到了三房。
新人要接亲,还要三拜过堂走流程,到了中午才会开席,所以杨青青他们准备的时间很充足,不过杨青青一点都没有怠慢,万事开头难,打响第一炮是很重要的。
和面发面是第一件要紧事,婚丧嫁娶的大事,最吉祥喜庆的就是花饽饽了,杨青青准备给主桌上做上一组塔形的。
白面有限,所以,杨青青用玉米面做塔的主体,用白面做上面的装饰,这样经济实惠,还能让主家很有面子。
按照杨青青的设计,塔顶上是一个大的元宝,里面塞满了红枣和花生做的馅,上面立着一个大的红色喜字,往下是一对金红龙凤,再下面一层,是一圈红石榴造型的花饽饽,中间那四个上面四个大字“百年好合”,最底下那层是福寿仙桃。
杨青青跟柳长英一起,把玉米面和白面都和好了,玉米面不用染色,白面要做几个不同的颜色,用南瓜汁做成金黄色的面团,用红曲粉做成红色和粉色的面团,再用菜汁做成绿色的,就够用了。
用天然食材的染色,固色很难,如果面发得没有分寸,上锅的火候掌握不好,颜色就很容易流失,不鲜艳好看了。
所以,杨青青要全程把关才行。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