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仗佛力往生的净土一法,信心不真,靠倒不定。即使是深通宗门教下,也只是口头三昧。想要以此口头三昧来了生死,真是如同想要以画饼来充饥。必然导致路途穷尽深深后悔,而毫无益处啊!
现今世道,不知将来作何相状。尚欲以将尽之光阴,作不急之务哉。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倘目力有余,何地不堪纂集。而必欲往杭,借居他所耶。祈专心念佛,即是真法门眷属。切勿来山,以致彼此为难。
现今的世道,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样子。还想要以有限的光阴,来作不紧急的事务吗?我虽然有修《普陀山志》的愿望,如果不是菩萨冥冥加被,使我的视力明了,断然不能做成这件事。倘若视力好,什么地方不能纂集。而必定要前往杭州,借居在他人之处呢?祈望你专心念佛,就是真正的法门眷属。千万不要来普陀山,以致于彼此为难。
至于必欲出家,当另礼高明知识,断勿以光为隔碍,不便另拜余师,致失巨益也。宁波观宗谛法师病未好,亦不须往彼听经。
至于你一定想要出家,应当另外礼拜高明的善知识,断然不要以我为隔碍,而不方便到别处去拜其他师父,导致失去巨大的利益。宁波观宗寺谛闲法师的病还没好,也不须要到他那里去听经。
古人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寸。真心为己者,其绎 (y i) 思之。
古人云:少许真实胜过许多虚假,大的取巧不如笨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真心为自己的人,要好好的想想。复范古农居士书一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
净土这一法门,是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惟有具足真信切愿,才会有实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会宽缓,这是凡夫的通病。
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然,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然而当今之时,世道的局势,就好比睡在薪柴之上。下面已经燃起烈火,但还没有烧到身体。转瞬就要烧到全身,完全没有逃避的地方。如果还在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可见他的知见是多么的肤浅啊。
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非行起解绝乎。
佛法各宗的修持,必到行起解绝( 用力实行到极处,彻底断绝凡情知解与知见分别) ,才有实益。不单净宗和修观是这样,宗家用一句无意义的话头,置于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常参叩。等到身心世界浑然不知,才能大彻大悟。这不就是行起解绝吗?六祖慧能大师说,但看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这不就是行起解绝吗?
愚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忘,一心彻露。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全是知见分别,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
我( 印祖) 认为,起这一字,意思应该做“极”讲。只有一个人用力到极致,所以才导致能所双忘,一心彻底显露。行持如果未到极处,虽然也能够观念,则还是有能有所。全都是凡情用事,全都是知见分别,全都是知解,如何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