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手持笏板的王者,象征着权威. 隋唐到清代,还流行诸多历史人物为阎罗王的说法,如韩擒虎、寇准、范仲淹、包拯等,这些人物皆以刚正不阿着称,反映出人们对公正审判的期待. 在十殿阎罗体系中,阎罗王是第五殿阎王,司掌叫唤大地狱,专惩祸及亲友者.
日本文化
日本佛教中的阎罗形象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但也有自身特点。比如日本传说中,恶鬼 oni 会侍奉恶魔领主阎魔, 恶鬼 oni 被描绘成挥舞着巨大铁棒、有着鲜艳皮肤、不同数量角和肢体的可怕巨型野兽,力量强大,可飞行、变形,还会给人带来疾病、精神错乱和死亡.
(四)不同文化中阎罗形象的相似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生死观念的体现:不同文化都对生死有着敬畏和思考,阎罗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死亡的认知和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道德审判的象征:都代表着对善恶行为的评判,体现了人们对道德准则的重视。
文化共性的表达:相似之处也反映了人类在某些基本观念和情感上的共通性。
(五)阎罗的形象演变如下:
古印度时期
在《梨俱吠陀》中,阎罗最初以耶摩神的形象出现,他是太阳神苏利耶之子,居住在天界乐土,人死后灵魂要去见他,其有两个使者是两条狗. 到了《阿闼婆吠陀》,耶摩的住所转移至下界,成为依死者生前行为记录司掌赏罚之神. 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耶摩具有两种性格,一是率领使者夺人性命的死神,二是死者之王、法王,住在南方地下,为祖先世界支配者,且有恐怖相貌,穿着血红色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 后来在印度教神话传说中,耶摩成为专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的恐怖神.
佛教时期
受印度教影响,阎罗一方面是居于六欲天中第三天的夜摩天,另一方面是冥界支配者、人类行为审判者的阎魔王. 在佛教经论中,阎罗王还被认为属于地狱趣或饿鬼趣.
传入中国后
与道教结合:阎罗王的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道教的泰山府君、丰都大帝等信仰结合,衍生出冥界十王、阎罗十殿等说,阎罗王成为冥界十王之第五,司掌叫唤大地狱及十六诛心小地狱.
文学作品中的演变:在《西游记》中,阎王相对好说话,甚至有些欺软怕硬、色厉内荏 。而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文学作品中,阎王通常是公正无私、铁面无私的形象,如包拯等历史人物被认为是阎王的前世,其形象也与这些人物的刚正不阿等特质相结合.
五、《聊斋志异之泥鬼》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正直刚勇品质的赞扬
文中的唐太史济武童年时便胆识过人,敢于抠下泥鬼的眼珠,且在表亲因此事暴病后,能够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的正直与担当. 而异史氏的评论中,也对其“玉堂之贵,而且至性觥觥,上书北阙,拂袖南山”的刚直性情予以肯定和赞扬,认为连神都忌惮他,侧面烘托出这种品质的可贵.
对因果报应和灵异现象的展现
故事中唐济武抠了泥鬼的眼睛后,表亲突然暴病,并且被泥鬼附身般索要眼睛,在家人归还眼睛后表亲才恢复正常,体现了一种因果报应的观念,即做了不当之事会引发相应的后果,同时也展现了灵异现象,使故事带有神秘奇幻的色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信仰.
对官德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通过唐济武的形象,蒲松龄表达了对为官者的期望,认为为官者应具备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等良好品德,像唐济武这样的人,才是百姓所需要的官员,而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德的重视以及对清正廉洁、有担当的官员的期盼,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一些不良官场现象的批判.
(一)聊斋志异之泥鬼的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余乡唐太史济武,数岁时,有表亲某,相携戏寺中。太史童年磊落,胆即最豪,见庑中泥鬼,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怀之而归。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时忽起,厉声曰:“何故抉吾睛!”噪叫不休。众莫之知,太史始言所作。家人乃祝曰:“童子无知,戏伤尊目,行奉还也。”乃大言曰:“如此,我便当去。”言讫,仆地遂绝。良久而苏,问其所言,茫不自觉。乃送睛仍安鬼眶中.
异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灵也。顾太史抉睛,而何以迁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