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乾清宫的一间侧殿内,烛火微弱,崇祯早已端坐在书案后,手边摊开的,是试点改革的最新数据和几份奏折。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既充满思索,又透着一股隐忍的冷峻。
“王安,”他低声说道,“玄卫的消息可有变化?东林党最近还有什么动向?”
王安抱拳答道:“陛下,东林党虽暂时偃旗息鼓,但周延儒暗中召集了一批地方士绅,似在商议下一步行动。臣以为,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崇祯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正因如此,朕需要更快、更稳地推进改革。召集朕负责推变革的官员,今夜于乾清宫议事,改革的下一步,不能再拖。”
夜幕降临,侧殿内灯火通明。受召而来的十余名官员陆续入内,他们中既有年长稳重的改革派中坚力量,如户部尚书刘振国,也有新崛起的年轻才俊,如叶知秋。众人分坐两旁,神情或肃穆,或略带兴奋。
崇祯缓步走入,众臣齐齐跪拜:“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崇祯语气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走到书案后坐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朕召诸位前来,是为商议改革的下一步。”
他顿了顿,声音渐渐变得低沉而坚定:“河南与山西的试点初见成效,但这只是第一步。改革之路注定荆棘丛生,朝堂之上仍有反对声,但朕希望你们记住,改革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百姓,为了这大明的未来。”
温体仁,他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英明。臣深感改革成效显着,尤其是试点地区的赋税调整和粮仓稳定,已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但臣以为,若要进一步推广,还需更强的地方支持。”
崇祯点头:“不错。地方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愿意配合的地方士绅,可以适当给予优惠政策。但朕更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礼部左侍郎方知恒接过话头:“陛下,臣认为,改革不能仅靠朝廷的意志,还需建立更高效的地方治理模式。试点的成功在于严格监督和透明执行,若能将这一模式扩展到其他地区,必能稳中求进。”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语气平静却带着鼓励:“不错。但朕要的是更具体的方案,试点之外,还有哪些潜在问题?需要如何解决?”
会议开始后,乾清宫侧殿内的气氛显得庄严而紧张。虽然崇祯开口明确了改革的重要性,但众多老臣的讨论仍围绕赋税和粮仓的执行问题展开,显得保守而谨慎。
站在最后一排的叶知秋,手中紧握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草案,心中却充满了矛盾。他明白,这次会议或许是他展现才能的机会,但同样清楚,自己的言辞若稍有不慎,可能会被批评为“不知轻重”。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资深官员,心中的紧张不由得加重。
然而,当他听到崇祯的提问:“除了赋税和粮仓调整,还有什么可以让百姓的利益更加稳固?”时,他猛地一震。这不正是自己反复推敲过的观点所在吗?
他深吸一口气,抬步上前,语气清亮:“陛下,臣有一言。”
殿内一时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的户部侍郎身上。有些资深官员的目光中甚至透着几分轻视。崇祯却露出一丝鼓励的笑意,点头示意:“知秋,有话直说。”
叶知秋略微整理思路,拱手说道:“陛下,试点改革已初见成效,但臣认为,要让改革更长远,不能仅停留在税赋和粮仓的层面。”
他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道:“百姓的生计固然重要,但若他们无法参与地方治理,无法提升自身的见识和能力,即使改革暂时成功,也难以避免士绅对地方事务的长期掌控。臣以为,改革的下一步,应当关注开化民智。”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语。一名资历较深的老臣皱眉,语带不屑:“叶侍郎所言虽有道理,但乡村自治非一朝一夕之功,教育更是长远之计,岂能立竿见影?”
另一名官员则语气缓和地说道:“叶侍郎初入朝堂,言辞颇为激进。开化民智,虽为理想之策,但是否会分散改革的资源与重点?”
面对这些质疑,叶知秋并未退缩。他目光坚定,语气更为清晰:“诸位大人所言极是,但试点的核心在于重新分配地方权力。如果不解决百姓与士绅的对立,赋税改革的成果终将被士绅重新掌控。”
他继续说道:“开化民智并非让百姓完全掌控地方事务,而是通过设立乡村议事会等制度,让农户代表能够在土地分配、粮仓管理等实际事务中拥有发言权。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