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议,有所有大夫作为见证,还有什么可商议的,庶人尚知守诺,大夫何故毁约?”
源大夫一把捏碎了桌角,怒道:“我何时说过要毁约,只是……”
祝平炎敲着桌子打断他:“那就守约。”
源大夫脸憋的通红,最终咬牙切齿的丢下一句话拂袖而去:“一百匹战马,定当奉送!”
话说源大夫回去之后大发脾气,差点把他的帐篷给拆掉,不过祝平炎毫不在意就是了。
次日,丢下豪言壮语的源大夫又回来了,这次他想出了绝佳的主意。
“战车与步卒乃是一体,单独拆分根本提现不出战车的威力,之前的赌约于我不利,应该重新比试,否则有失公允。”
祝平炎听的莫名其妙,有失公允?这是什么破理由?公允一块钱几斤?
这理由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其实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野蛮放荡的时代。
母系社会风气尚存,很多庶人根本没有婚配对象,只等到特定日期,与附近村庄约定相聚,找个小树林,小河畔什么的,进行大规模基因交换,导致很多庶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国人倒是有固定伴侣,但风气比之现在也更开放,即便是大贵族也差不多,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夏姬,丈夫死了之后在国内乱搞男女关系,儿子都十几岁了,却闹得“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不仅陈国这样的小国灭亡,连楚国这种最为强大的国家都为之动荡,直到巫臣带着她逃到晋国,动荡才平息。
但巫臣逃亡的代价是,他留在楚国的族人被屠杀殆尽,愤而劝晋国扶持吴国,为吴王攻破楚都埋下了伏笔。
当然,不同时期的人看这个故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当时的人可能只是感慨这娘们真厉害,同时告诫后人不要以色误国(虽然这告诫似乎没什么卵用)。
明清时代“女贞”兴起,可能会骂夏姬妖淫误国,把男人的错都归咎于她,现在则相反,“女权”兴起,大概会说夏姬只是追求幸福,她没有错,她也是受害者。
那些自诩高贵的上层,成批成批的屠杀牺牲,可以残忍到割取俘虏的身体部位来祭祀。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到都会恶心的血腥,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却习以为常,杀人与宰杀一头牲畜无异。
可以将这解释为落后,因为这是两千多年以前,也可以说是单纯,单纯到留着兽性。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最好不要用现代的道德观去评价古人,因为道德本质上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矩,这规矩是根据时代而不断改变的。
是改变,而不是改进。
因为这规矩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就像蚊子不是害虫,蜜蜂也不是益虫,今人该遵守今人的道德,古人自然遵守古人的道德,今人觉得古人的道德观愚昧落后,古人也未必看得上今日的道德。
只不过几千年而已,在进化史上微不足道,可以说今人与古人并无太大区别,所以若是联系时代背景,今人也未必不能理解古人。
最早的时候,人们以家族为单位聚居,在没有农耕的时候,是“逐水草而居”,有了农耕以后开始定居,农耕可以养活更多人,所以家族也越来越壮大,新生代不会被驱赶出部落,而是留下来提供农耕劳动力。
在这个阶段,发生过非常普遍的近亲繁殖,甚至会有一些部落崇尚近亲繁殖。
但是很显然,近亲繁殖无法带来任何优势,热衷于近亲繁殖的部落最终都会消亡,而存活下来的部落便有了“姓”,也有了“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此时一些部落开始互相通婚,最终逐渐融合,形成国家,这个时候的国家虽然不再是以家族维系,但究其根本,都是有同血祖先的。
部落的融合当然并非全是和平演变,更多的是战争。
当两个国家为了生存而死战,最终有一个国家落败,落败者的人民也就都成了俘虏。
这时候你若是站出来说,我们不能这么野蛮,要善待俘虏,你们每家每户分出些土地来给这些俘虏耕种,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
这就是现代人的道德,是物质充裕下的道德,但在那个时候,这是罪行,解放奴隶是罪行,甚至不以奴隶祭祀也是罪行。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会压榨这些奴隶,好让自己的族人过的更好。
此时的族人也有另一个称呼,国人。
最早的时候,家与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