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
自己还真有些不习惯。
而且小朱这孩子也真是实诚,恭敬的态度不似作假,可你丫的为老师送终是什么意思?
赡养自己,就说给我养老就行。
陈羽上一次答应老朱说收他的孙子为弟子,一个是有老朱的面子在里面,还有一点就是他平常实在太无聊了。
有个徒弟日常供自己消遣一下,也是可以的。
顺带再体会一下老师教导学生的感觉,自己讲授小朱知识,只是次要,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小朱面前装逼。
看着小朱眼中对自己的崇拜,陈羽认为这踏马很有可能是一个真爱粉!
以后都不好意思坑他……
算了,以后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
陈羽起身,板着脸摆出一副严师的样子将朱瞻基扶起。
“小朱我早早不是就跟你说过,这些繁杂的礼仪在我这里都不必如此,我这个人讲解的是‘实用主义’。”
“往后在我这里,你怎么舒服怎么来,跟在家里一样,千万不要拘谨,否则倒显得我们师徒之间生分了。”
朱瞻基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将老师说的话记住了。
像家一样随意……
老师对自己真好。
等到三人坐好之后,陈羽突然对着朱棣提醒道:
“老朱,你千万不要忘记了先前定下的利润分成比例。”
朱棣一怔,随后笑了笑说道:
“陈兄放心吧,我不会忘了你的那份。”
“等扩大精盐生意之后,你的那份我一定一分不少的亲自给你送过来。”
陈羽轻轻的摇了摇头道:
“我说的不是我那份,而是朝廷那份。”
“在京师打通关系需要钱,走出南京城扩大精盐生意也是需要打点当地官员,你可千万不能犯浑。”
“外省,你的力量与人脉相对而言比较薄弱,适当的多让出一些利润也是可以的,还是那句话,只要生意还在,最终还是有的赚;可生意要是黄了,那可就真的黄了。”
朱瞻基刚刚坐立,听见老师这样说,顿时一阵汗颜。
地方官找皇帝收好处费?
好胆!
只见朱棣拍着胸脯保证道:
“陈兄我办事你放心就行,再怎么说我也在商场打拼十多年,这点道理还是懂得。”
朱棣想起了在中元节国宴上刚颁布不久的削藩政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实验一下效果。
将这一次的‘精盐以工代赈’,作为那一片藩王的考核目标。
……………………
今天是本书最后一次测试了,喜欢的可以给个好评,走走免费礼物,感谢!
不管成绩怎么样,都会努力写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