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双方争执不下,赵桢也没了主意,说道:“两位爱卿均言之有理,容朕好好想想。退朝!”
赵桢既没有同意范仲淹和包拯的变法,也没有同意吕夷简发行交子。
若任由双方争执下去,势必越演越烈,难以收场。
所以赵桢直接以和稀泥的方式,结束了朝会。
散朝后,赵桢便以赏花的名义,将包拯当都宣到御花园。
“包卿,发行交子的后果当真有那么可怕?”
赵桢的内心里,其实也是想发行交子的。
因为相比变革而言,发行交子是充盈国库最好的办法,委实能解决朝廷眼下的燃眉之急。
且又不侵害士大夫的利益,不用折腾。
“是的,陛下!”
“治理国家经济,乃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
“哦……?”
赵桢凝眉,显得尤为好奇,“朕倒想听听卿的高见。”
一直以来,赵桢都没有低估包拯的能力。
不仅因其刚正不阿,更让赵桢侧目的是其治国之才。
无论是权知定远县、定州,还是如今权知开封府,均取得卓越成绩。
而其治理方式,有别于其他朝臣。
有的策略,朝廷甚至闻所未闻。
看似南辕北辙,可结果却往往能事半功倍,成效良好。
最让赵桢刮目相看的,还是在楚州施行的“以工代赈”之法。
仅仅半年时间,便让干旱将近三年之久的楚州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但灾民渡过了难关,生产也已渐渐恢复。
这一策略,直接为其他灾区树立了救灾的模板。
赵桢直接让史官记于史册。
自此,赵桢对包拯更是器重有加,从不怀疑他的治国理念,更是放手让他治理开封府。
“陛下,这并不难理解。”
“朝廷货币发行超量,流通到市场,百姓原先手中的钱便不值钱了。”
“一个国家,生产总量不变,钱变多了,物价自然上涨。”
“朝廷的货币发行得越多,钱就越不值钱。”
“届时百姓手里的钱,只怕连一斗米都买不起,温饱无法解决,还如何搞生产?”
“百姓不生产,就无法为朝廷缴纳税收,国家经济无疑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那么,大宋离灭亡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