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皇室百毒不侵,且先帝也曾是纳灵境武修,不说毒,就是一般的疾病也不能发作的如此突然。
大皇子病逝之后,先帝便暗自警惕起来,可即便已经做了准备,她还是倒在了病榻之上。
于病榻上,先帝的皇权便已然旁落,那个时候,不只是先帝,就连年幼的嘉禧帝也明白皇宫内出现了叛徒。
然而,先帝棋差一招,最终没能挺过三个月。
活下来的嘉禧帝和她的胞妹都非常警惕,她们只知道那不是毒素。
很有可能,真的是一种特殊的疾病。
当年的线索已经全部断绝,可燕过留痕,两人小心翼翼的搜集、筛查,终于抓住了真相的尾巴。
原来那真的是一种疾病。
这病出自与安国比邻的定国。
在定国的东南方向的小岛上,一个村庄里面所有人都得了一种消瘦病。
的了这种病的人,会在半个月内消瘦成一副皮包骨样,最终不治身亡。
他们的死亡给村庄周围的人造成了无尽的恐慌。
可后续当地的官员发现,这不是一种传染病,除了那个村庄的人再没有人死于消瘦病,于是,当地的人民说,那个村庄被诅咒了。
人们因为恐惧和忌惮,不再多语,唯恐惹怒了那位给整个村子下诅咒的人,之后,这个村庄伴着消瘦病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这个已经消失了三十多年的罕见的疾病却出现在了先帝和大皇子的身上,从定国来到了安国,甚至,他还不是传染病。
安国的皇室虽然对毒素免疫,但这是病而非毒,依靠着强悍的体质和深厚的修为,大皇子拖了两个月,先帝拖了三个月的时间,接连撒手人寰。
嘉禧帝查到了先帝和大皇子的死与定国有关,与摄政王、宰相也相关,与那个声名狼藉的神行会也有关系。
但她也只能查到这些。
定国虽然巴不得安国灭亡,但定国也绝不可能免费为摄政王和宰相提供屠龙计。
过去的几年中,摄政王和宰相把持朝政,安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并不明显,似乎定国并没有得到什么,难道是摄政王他们毁约了?
绝不可能。
如若摄政王他们真的没有给出定国想要的东西,定国绝不会如此风平浪静,那么,他们到底从安国,从她这里盗走了什么?
宰相侧头看着地上已然没有呼吸的小儿子,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可他依然一语不发。
不说只是个死,说了便是生不如死。
败了,他认了。
可想赢的干脆利落,绝无可能!
宰相被带了下去。
当夜,摄政王府被攻破,贼首摄政王伏诛。嘉禧帝是不可能允许摄政王活过今夜的,他与宰相不同,宰相算得上个文弱书生,武修天赋不高,靠着自己翻不出什么水花,可摄政王不同,摄政王距离玄灵境也只有一步之遥,一旦让摄政王活着离开,那便是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虽然,这场历经十多年的蛰伏、计算和隐忍一举获得了她梦寐以求的结局,但嘉禧帝心头却有一丝不虞。
“希望相父可以识相一点。”
嘉禧帝喃喃自语。
一夜之间,安国变天了。
乌凤呈是最早一批知道安国政变比较具体的经过的帝王,她看着手中的密信,嘴角勾起了一抹果然如此的微笑。
在与安国做魔武交易的时候,仲华藏便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猫腻,告知乌凤呈之后,乌凤呈却叫他按兵不动。
安国与冀国毗邻,邻居越安稳繁荣,冀国越心惊胆战,如果可以让安国乱起来,乌凤呈自然乐意之至。
再者,安国摄政王或许是安逸太久,胃口也一发不可收拾。
安国与冀国交易过程几次压价,若非交易中实际的买家一直是两个,早就被他们得逞了。
乌凤呈喜欢做生意,但并不喜欢被占便宜。
打仗期间,她被安国吞掉的那笔粮食钱,她已经以另一个方式让安国吐了出来,而这几次没得逞的压价也挑起了乌凤呈的火气。
虽说安国政变并非是由乌凤呈挑起,但乌乌凤呈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比如说,这一次围杀摄政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嘉禧帝死士手中握着的就是从冀国进口的魔武。
乌凤呈的视线从舆图上标着安国的位置移开,落在了定国这块有些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