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最大努力去做就行了,从没想过让我成名成家,而且我的母亲认为我能做个小学音乐老师就挺好的。他们宽松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空间,这对于我后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家长的认识误区。一些家长并没有从艺术的本身来理解音乐,而是盘算着从升学的角度如何为孩子加分,或将特长看成是能在人前炫耀的资本,甚至,对子女一味地拔苗助长,不切实际地望子成龙,期盼着孩子有朝一日成名成家、光宗耀祖。这些不仅无益于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只不过是给孩子套上了一副枷锁。在这些心理的驱动下,有些家长的急躁情绪溢于言表,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做这件事,喜不喜欢,对他们百般苛求,甚至打骂羞辱,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惧怕学习……我从来不赞同这样的行为,严格要求并非不好,但严格不是“逼迫”,简单、不近情理的,甚至违反自然常规的方式往往会使事态的发展背道而驰,这样的做法是不聪明的。我有一些同学和同事,因为自己没赶上好时代,在专业上少有建树,就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由于操之过急,丧失了一种最宝贵的平常心,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孩子每每想到音乐、练琴就都是痛苦和不愉快,最终在音乐学习方面一事无成。傅聪在自述中写道:“假如他们(家长)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是他们不可能做到的……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要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
催发孩子心中兴趣的萌芽,是需要家长运用智慧的。我有一个同学的教子之道特别值得借鉴。她是从事专业音乐小学教育的,深知儿童教育之规律。当她的宝贝儿子逐渐长大时,她在家里营造起一个适合孩子学习钢琴的氛围:又是给自己的学生编写适用的音乐训练教材,又经常在家里举办有声有色的乐理学习班和演奏会,学习环境其乐融融,但惟独不请自己的孩子参加。终于,儿子造反了,问妈妈:为什么你只教别人不教我?妈妈和声细语地说:学钢琴很难,尤其是小小年纪学习起来很苦,我怕你不够聪明而且吃不了苦。儿子又问:那他们和我年龄差不多为什么就能学?而偏偏我不能?妈妈说:他们都是从很多孩子里挑选出来的优秀的孩子,不但很聪明,而且知道来跟妈妈学习不容易,所以都很用功、刻苦。儿子认真地对妈妈说:我也不笨,我也会用功的。聪明的妈妈把一般儿童学琴的模式调整了一下:把家长的“要我学”,变成了孩子的“我要学”。后来这个孩子果然学得很好,成绩斐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3)
现在,琴童越来越趋于低龄化,这个年龄的孩子绝大多数还坐不下来,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时兴起,所以既不能一脸严肃,也不能横加束缚,而是要将学习融入“玩”中,寓教于乐。成人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充满趣味的氛围,让他们自然地接受并喜爱它。最开始,练琴的时间不能太长,每次10分钟、15分钟足矣,但要每天坚持,形成习惯。开始也不必强迫他们识五线谱,只要看着谱子有个感性的认识就可以了,手先动起来。还可以在学习《小汤姆森》或《拜尔》的同时,把他们会唱的诸如“找朋友”、“两只老虎”等好听的儿歌编成简易的钢琴曲,让他们边唱边弹,来提高兴趣。什么时候玩烦了,玩累了,就此停住,休息一下,千万不要呵斥他们,因为一旦练“伤”了,产生了逆反心理,反而得不偿失。学习的道理可以等孩子再大一点,逐渐上了路,再慢慢地讲给他们。
在我的教学中始终贯彻快乐教育的原则,绝不吝惜鼓励和赞赏。我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甚至可以说,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启发孩子的兴趣和自觉性。不仅是音乐,任何学科,如何启发孩子的兴趣都是家长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考验家长爱心与智慧的课题。
记得当年,我的父母对我就很理解,在学习上他们从不对我施压。我上初中时,有一次因为钢琴课和文化课都要考试,我把精力都用在钢琴的练习上,文化课只得了80分。父亲显然不满意,他拿着成绩单指着分数刚要开口,母亲看到我窘迫的样子赶忙解围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父亲迟疑一下也随声附和了一句:“是呀,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说完又加了一句:“可不能老打盹啊!”父母的宽容并没使我懈怠,我反而暗下决心,更加努力。
同样姥爷对我也是既严格又宽容。小时候他见我学什么都很快,觉得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