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很多学习可能被孩子认为是玩的一部分,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边玩边学,并不觉得学习是一项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又比如,在学习语言的阶段,用讲故事、背歌谣的方法让他们练习语言的韵律,记住其中的一些内容,他们也会以此为乐事。教育者不必单纯追求他们是否会“念”,是否背得一字不差,而是要激发起他们的兴趣。那些在不经意的玩耍间被灌输进孩子大脑的知识,可能会在他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而奠定他们知识的基础,并或深或浅地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学习音乐的道理也是如此。生命从萌芽到诞生,美妙的音乐就开始与之发生共振,对稚嫩的生命产生微妙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与外界的沟通多了一条途径,使他从音乐中获得美感、悟性和力量。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如果人们能经常为他哼唱歌谣或让他听一些适宜的音乐,那么尽管还不准确,但这时他也能或多或少地跟着哼上几句了,随着程度的加深,以及在家长的不断鼓励下,逐渐学会并喜欢上唱歌和音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一般乐感会很好,不仅唱歌,有的还爱摆弄、敲打乐器,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最初缺乏一定的音乐启蒙,长大后即使学习音乐,与那些从小受过音乐启蒙教育的孩子相比也会有明显的差距,在乐感、节奏感方面的表现都会有所不足。
尽管音乐教育非常有价值,但这些教育都应该在孩子喜欢和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任何强加于人的热切和操之过急,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损伤孩子的兴趣,反而欲速而不达。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乐器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有的家庭一有孩子便购置了钢琴,一厢情愿地为下一代规划出今后的道路,但没有耐心地引导他的兴趣,而只是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的学习最后往往适得其反。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所在,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
青年钢琴家陈萨,起初父亲是让她学习小提琴的,但刚滿5岁的陈萨人小主意大,她勇敢地告诉小提琴老师:她不喜欢小提琴,而是想学钢琴。虽然小提琴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乐器,它的歌唱性是钢琴望尘莫及的,然而,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于是父母并没有按照自己当初的设计坚持让她学习小提琴,而是在买不起钢琴的情况下,母亲每天起个大早,带着陈萨到单位的礼堂去偷偷地练习,直练到别人上班才收兵。9岁时,陈萨在四川音乐学院但昭义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每次都不辞辛苦地从重庆坐火车前往成都。天道酬勤,1992年,她在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上获得专业组第一名。后来,又在国内外的钢琴大赛中获得许多奖项,成为著名的青年钢琴家。对于陈萨的成功,人们钦佩的不仅仅是这个懂事而执着的小女孩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对她的父母充满敬意。如果不是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尽自己一切能力帮助孩子实现意愿,这朵生长在岩石峭壁上的花朵绝不会开得这么绚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个性化的教育(2)
难怪苏霍姆林斯基把“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当做“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所以,家长的期望无论多么美好,理由多么充分,终究代替不了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固执地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只有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独有的特点、个性和喜好,细心地体会和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正如庄子所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孩子们在似懂非懂之中,受到的启迪和感悟各不相同。同样讲述安徒生童话,有的孩子喜欢它的语言,有的喜欢它的情节,有的喜欢它的人物,有的喜欢它表现出的道理。所以,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各有侧重。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有的孩子演奏技巧很好,但音乐感不那么出色,而有的孩子音乐感很好,却忽略技术的重要。同样一个人在性格和智力等方面也会有很多差异和区别,有的人这方面强,有的人那方面强;有的人成熟得早,有的人成熟得晚;有的人逻辑思维好,有的人形象思维好;有的人擅长用脑,有的人擅长动手……。所以,如果以人为的方法、进度、要求来规范每一个孩子,恐怕难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就像不同的花草一样,有的喜湿有的喜干,有的喜阴有的喜阳,只有根据不同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才能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使孩子们都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我在教孩子学习钢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