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一个男同学,我们经常互换《三国演义》之类的连环画,都很喜欢历史故事,我发现那个同学也很愕然,从他惊异的眼神中我更肯定了自己的看法,便脱口而出:“老师,您讲错了,那个‘奏’字没有提手……”老师先是一愣,随即厉声喝道:“谁让你说话了?!下课后你俩上办公室来!” 由于我们的行为侵犯了她作为老师的威信和尊严,下课后,我们被她责骂一顿,什么无组织、无纪律,什么不尊重老师,要我们每人写一份检讨。检讨虽然写了,但心里始终很委屈、不服气,也令我的心情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遮着一抹阴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用魅力传播知识与美德(2)
多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它让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对待持不同意见者。有一次,我在给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上钢琴课时,先读了几句英文版的序,她听后便说:“老师,你发的音好像有点不对,这个字我们老师是这么念的……” 望着她纯真的脸,我觉得孩子的坦诚和率直真是可爱,倒是他父亲急忙在一旁纠正:“老师念的是美音。”其实即便是我错了也没有什么,我们当老师的既是老师又是长辈,对于孩子应该有一个宽厚的胸怀,有一种屈尊的精神。要知道,孩子的本性是没有恶意的,他们的坦率,说明了他们是诚恳而善意的,我们不应该首先想到自己的脸面和自尊,更不能凡有意见不同就视作动机不良,“人无完人”适用一切人,包括师长和权威,任何人都会有某个方面的疏忽。对待孩子们的疑问,我常说:“对不起,孩子,是老师的问题。我应该……”我认为这样的态度并不会损害一个老师的尊严,反而体现出一颗包容的心以及教师的自信和胸怀,也使孩子们更加信赖你。
教育者既是传播思想和知识的个体,又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培育未来人才的历史责任。如何摆正师与生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和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封建社会受到孔夫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关念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等级森严的。过去常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从尊师的角度来说虽无可非议,但它其中强调的主要还是一种辈分上的尊卑,这“父”字的内涵也是严父而非慈父。那“师”意味着“严师出高徒”,那“父”意味着“棍棒出孝子”,其中充满了高高在上的威严和冷冰冰的距离感。其实一天到晚摆出个尊严的面孔,孩子有点过失就严厉喝斥,甚至动用体罚,到头来棍棒底下不但永远出不了孝子,甚至出不了一个健康、正常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皮鞭不只会降低孩子的尊严,也会损毁孩子的心灵,会在心灵中投入最阴郁、最卑鄙的阴影:畏缩、怯懦、仇视人类和虚伪。”所以教育者的权威是无法通过指令得到的,只有真正地付出爱心,不因为这个生命弱小而无视它的权利,也不因它的稚嫩而恣意地摆布它,而是尊重、呵护和扶助他,才能赢得孩子真心的尊重和爱戴。冰心老人说得好:“我说的既不是‘尊师’也不是‘爱生’,我只觉得‘师’和‘生’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亲爱的朋友。”
我在北京三里河二小上学的时候,教音乐的老师姓赵,因为他的个子很高,大家都叫他大赵老师。那时的他很年轻,完全没有一点老师的所谓尊严,对学生们温和友善,总是精心地呵护着我们。记得一次他认真地告诉我:弹琴要注意保护手指,在体育课上参加打排球、篮球这类容易伤手指的球类运动时,一定要小心别戳着手。上他的课大家总是很快乐,在他的音乐教室里挂满了音乐家的画像和他们的语录。记得贝多芬的“音乐应该使人类的心灵爆发出火花来。”就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的。赵老师钢琴弹得很熟练,那时候,非常崇拜他,有一次我由衷地对老师说:“您弹得真好,什么歌都能弹。”听了我的话,他把手放在我的肩上,用少有的严肃表情对我说:“我学得太晚了,而且也不系统,将来你会比我弹得好,好好努力吧!”我当时还很不理解,觉得自己仅仅会弹教科书上死板的几课和一些基本练习,而他什么歌都会弹呀。但他的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我的鼓舞很大,他那充满殷切希望的面容和语重心长的口吻令我永生难忘。
对于既博学又风趣,寓教于乐、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孩子不仅对他充满喜爱和崇拜,同时还会爱屋及乌地努力将他教授的这门课程学好。老师身上那些优良的品质也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地带给学生,使他们从中受益。
中央音乐学院有一位很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