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抵抗斗争,也先后受到南非殖民当局和英国殖民当局的迫害,被数次投入监狱。当他为了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停止冲突而不断用非暴力的绝食来感化他们时,一个印度教青年却企图刺杀他,当他幸免于难后,仍以德报怨,以仁爱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请前来的警察不要对这个青年施以暴刑,劝导他改恶从善。然而十天后,1948年1月30日,他却被另一名印度教徒枪杀,可以说他为印度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民给了他极大的赞誉,称他为印度的“国父”,连担任过总督的英国将军蒙巴顿都称:“圣雄甘地的英名将如同释迦牟尼和基督那样千古永垂。”
同样,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为了使黑人能平等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领导黑人进行非暴力民权抗争,他曾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州的红色山丘上,过去的奴隶和过去的奴隶主,他们的子孙能够像兄弟一样齐聚一堂。”他对未来的憧憬感动了很多的白人,使他们成了他热情的盟友。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而,1968年他也遭到种族分子的暗杀。还需要付出多少昂贵的代价,还要经过多少磨难,这个世界才拥有和平,究竟应该怎样珍惜,怎样去维护和平的生活呢?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成了一个村落,在互通有无的交往中,已经彼此谁也离不开谁,老子描绘的那种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国家过去没法实现,今后更没法实现了。既然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和平友好地交往,总比对抗和暴力好。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教派之间,如果都能抛弃怀疑与仇视,客观地认识别人和自己,相互尊重,以不唯私利的仁爱精神来解决争端和矛盾,这个世界也许能够太平些,因为有爱才有信任,有爱才有宽容的胸怀!
呼唤仁爱之心(3)
不管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还是人与人之间,什么是维系这些关系的牢固纽带?靠威望权势,靠经济实力,抑或是靠武力?都不可能。唯有真诚的善意和无私的爱才能把彼此紧密地连在一起。
经常有年轻朋友问我,选择伴侣什么最重要,到底找有钱的好还是有才的好,到底找帅气浪漫的还是朴实忠厚的?前些日子有朋友发来一条有趣的信息,说:男人啊……有才华的长得丑,长得帅的挣得少,挣得多的不顾家,顾了家的没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会浪漫的靠不住,靠得住的又窝囊。这么一说,简直就是洪同县里没好人了。当然,这只是玩笑调侃。每个人都希望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好的伴侣,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便有,自己也未必配得上。当然,一些外在的条件固然也要有,但不管择偶还是交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个人必须心地善良、有爱心,因为唯有这样的人才懂得处处为别人着想,才会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不离不弃、荣辱与共……婚姻不是图一时的风光,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银行支票,在婚姻中我们是找生活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同舟共济的战友,相依为命的伴儿,两个人相互的关系是相互奉献而不是索取。
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外形再普通,你也能看出从他内心散发出的美来。相反,一个外形再俊美的人由于它的自私和冷漠,也能让人看出丑陋。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外在的东西都会淡漠甚至消失,但只要有爱在,就有一切。我的母亲已快80岁了,从小我就觉得她非常漂亮,内心甚至为此而骄傲,现在她已人到老年,在别人眼里已经成了个臃肿的老太太,然而在我内心真的仍旧觉得她非常美,别人肯定会嘲笑我:孩儿不嫌娘丑,我想究其原因,恐怕就是由于母子之爱使然。
这个世界需要爱,我们的社会需要爱,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渴望得到爱——来自长辈、亲人的疼爱,来自朋友的友爱,来自伴侣的关爱……只有那些得到过爱、感受过爱的人,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去为亲人、为社会奉献和回报自己的一份爱。
在我刚工作的第一年,舅舅病了,父亲给他联系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和大夫,准备动手术,而我把一年除买书谱后余下的钱都给姥爷寄去,让他一起来北京,因为怕人太多不方便,他最终没有来,但舅妈来京后告诉我们说:姥爷接到信及汇款单后,带着花镜看着汇款单留言处我写的“姥爷快来,我想你!”几个字,竟然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孩子,谁都劝不住……从我工作以后只给姥爷寄过那么一次钱,后来姥爷来信说千万不要再寄了,他的钱够用,嘱咐我多买书谱、好好学习,妈